安徽省铜陵市委编办聚焦“事前、事中、事后”三个环节,完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体系,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监管水平。
事前主动作为,优化登记“流程线”。一是依托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印发的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(试行)》,全面梳理事业单位登记流程,实现各单位“一看就懂、一办就会”。二是建立事业单位法人设立、变更和注销登记清单,形成动态登记管理台账,确保全市事业单位法人应登尽登、应变已变、应销即销。三是建立电话、微信、线上平台等多种沟通渠道,详细解答事业单位法人设立、变更、注销业务涉及的流程等问题,一对一辅导重点问题。
事中高效办理,构建登记“全景图”。一是完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联动机制,对涉及事业单位法人设立、变更和注销等情况,及时提醒相关单位,互通机构调整变化及登记管理信息。二是按照应简尽简原则,重新梳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、变更、注销登记的申办要件和办理环节,简化申办手续和提报材料,做到即来即办。对须提供纸质证明材料的,采取网上审核后邮寄的方式,缩短申办时间。三是围绕事业单位主责主业,全面了解事业单位业务开展情况、发展趋势,及时公示相关信息,促进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提升。
事后强化监管,织牢监督“长效网”。一是扎实做好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,严格执行单位自查、主管单位核查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审查三级联审制度,严审事业单位名称、宗旨和业务范围等内容,发挥好定期审查督促作用。二是加强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等工作的联动,及时反馈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运行中存在的履职不到位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,发挥好日常监管基础作用。三是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法人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,采用“线上查看+线下走访”形式,每年按照3%的比例随机抽取检查年报填写规范、法人事项变更、证书印章管理等情况,发挥好随机检查补充作用。(拟稿人:杨霁虹)